领略海丝非遗瑰宝 非遗展展期将持续至11月27日
2019-11-25 10:13:15

被捏面人吸引的小朋友(陈英杰 摄)

潍坊风筝(蔡紫旻 摄)

“海上丝绸之路”伞(蔡紫旻 摄)

    领略海丝非遗瑰宝 感受传统技艺风采

    泉州网11月25日讯(记者蔡紫旻)一条海上丝路,万千非遗瑰宝。连日来,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吸引了许多参观者一探究竟。来自亚洲、欧洲、非洲12个国家(含中国)的130个非遗项目、千余件展品,通过非遗传承人与艺术家的现场展示,变得鲜活而有趣。

    本次展览举办地点位于侨乡体育中心新落成的非遗馆中,主要展览场地是2楼与5楼。展览时间从上午9时持续到下午5时,整体展览于本月27日结束。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除了非遗展,在非遗馆的其他楼层,同样有精彩的泉州非遗项目展陈,欢迎大家前往“围观”,感受传统与创新融合后,发生的奇妙“化学反应”。

    国内展区

    潍坊风筝:传统技艺结合空气动力学

    中国传统风筝有“四艺”:扎、糊、绘、放。山东潍坊风筝有2000多年历史,是国家首批非遗项目,以制作精妙的龙头风筝为代表。

    非遗传承人郭洪利说,风筝虽然常见,但是背后大有学问。以龙头风筝为例,一个拳头大小的龙头,需要用186根竹条,有80多个节点,小小的龙头后边,拖着长达5米的龙身,放飞时身姿优美,“是立体风筝与中式风筝的完美结合。”

    风筝制作中,结合了扎制、绘画、雕刻等传统技艺手法,需要潜心学习,郭洪利的手艺源自家传,到他这辈,已经是第五代传人。而想要风筝飞得高,空气动力学原理不可不知。算好了阻风、泄风,形成风力,风筝自然飞得又高又远。

    西湖绸伞:伞面上的“海上丝绸之路”

    西湖绸伞制作技艺源自杭州,以浙江产的淡竹做伞架、丝绸做伞面,江南风情扑面而来。

    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宋志明为了参展,花了一个多月时间,专程制作一把直径超过1米的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绸伞。把一根完整的竹筒劈成32根,这便是伞架。丝绸上面则画着从泉州出发驶向各国的航线。严谨的艺术家在设计海上丝绸之路画作时,对照着地球仪比例,标出了每一个国家的位置。

隋氏铁制品制作技艺(蔡紫旻 摄)

    隋氏铁制品制作:一张铁皮的“72变”

    长春的隋氏铁制品制作技艺,源自生活而高于生活。过去,铁制品制作的器具,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。隋进才的爷爷、父亲都从事铁制品制作,耳濡目染中,他也喜欢上这种敲敲打打的技艺。

    不同于长辈,隋进才把铁制品制作用在了艺术创作上。一张铁皮在他的手中,经过一系列敲打、雕刻等复杂的程序,几乎有了“72变”的魔力,成为现代感极强的装置艺术品——鳄鱼、鱼骨架、带鱼……

    去年,他的装置画《火辣辣的生活》,曾参加国家博物馆的展览。

漳州木版年画制作(林志党 摄)


    漳州木版年画:消失的闽南元素重现江湖

    提起年画,大家总以为那是北方人的专利。其实在闽南地区,年画曾经盛极一时,在非遗传承人颜朝俊的手中,一本本闽南年华图册、一块块明清时期的墨线版、色版就是力证。

    “和北方不同,南方年画的特点,是印在红纸上,先印色版,再印墨线版。可想而知,先上色再画线条的作品,制作难度比北方年画高。”颜朝俊说,年画拓印使用的木版是梨木,因此能传承上百年而不坏。他的技艺源自家族传承,至今已是第七代。闽南木版年画的主题,是各种神像和神兽,关帝像、魁星以及“狮衔剑”“虎衔钱”等内容,都频繁地出现。

    这些年,颜朝俊不断地寻找古老的闽南年画图案,试图根据图案,复刻失传的木版,让那些留存在老一辈记忆中的鲜活图案重现江湖。他也尝试做木版年画的文创周边,希望这门古老的技艺能继续传承下去。

    宁德畲族银器锻制:高难度“口耳一张打”

    银器的使用,几乎贯穿畲族人的一生。

    来自宁德的非遗传承人林贤学告诉记者,畲族人出生后10天,就会戴上寓意平安的银镯,此后,不管是满月、周岁、出嫁、寿辰等喜事,还是人去世后办丧事,都会用到不同的银器。

    林家的银器锻制技艺是家传。林贤学的弟弟林陵祥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。通过捶擛技艺,他对银片进行精确捶打、反复过火,方可成形。其中,难度很高的“口耳一张打”,是在捶擛中,同时敲出茶壶等器具的壶口和壶耳。畲族银器锻制的一大特色,是通过錾刻等工艺,在成形的银器上面刻制出优美图案。

    江加走木偶头:现场雕刻重现古老技艺

    看完了其他地方的非遗传承人秀绝活,再来了解一下泉州的非遗传承人。

    黄紫燕是江加走木偶头雕刻的第四代传承人,也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黄义罗的长女。在非遗馆的木偶雕刻工作坊中,她带着刻刀与木头,向参观者展示木偶头雕刻过程。

    旁边的展柜里,是非遗馆收藏陈列的黄义罗作品。看到小观众围在父亲的作品前,她轻轻走到一旁,向他们介绍一个个木偶头的身份与雕刻工艺:“这是我父亲的作品,有杨任、钟馗等。你们看看木偶头的胡子,是不是卷卷的?这也是江加走木偶头雕刻的特点之一,卷曲的胡子使用真人头发做原料,需要经过十分复杂的处理工艺。”

泉州锡雕(蔡紫旻 摄)

    杨氏锡雕:校企合作中的传承与创新

    杨氏锡雕的第六代传承人杨婉红说,杨家的锡雕始于1853年。

    泉州锡雕工艺历史悠久,对于杨氏锡雕而言,创新和传承同样重要。非遗馆里陈列着杨家第五代传承人杨峰岩、杨峰峪创作的镇国塔、紫禁城角楼等锡雕作品,也有第六代杨婉红和杨曙宏的锡盘、锡杯等作品。“锡原料十分软,如果用机器成形,很容易变形。所以几百年来,我们都采用手工制作,柔软的锡通过反复锤炼打磨和精心雕刻,呈现出不同形状,有了美丽的纹路。”

    近年来,杨氏锡雕选择校企合作方式,让这门古老的技艺有更多可能性。“我们与黎明大学合作,邀请学生们一起设计锡雕作品,希望年轻人的创意,能让锡雕永远年轻。”杨婉红说。

    国际展区

    金奈艺术家为中国“定制”展品

    泉州发现的300多块印度教石刻遗存,印证着1000多年以前,中国与印度之间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结下的深厚友谊。泉州与位于印度的金奈城,有着许多共同之处:同样是港口城市,同样因历史文化而闻名。

金奈艺术家展示卡拉姆卡里(陈英杰 摄)

    在本次非遗展期间,两位来自金奈的艺术家,带着他们的绝妙技艺与作品,来到泉州参展。

    艺术家里亚兹汗·巴查汗带来的卡拉姆卡里,是一种南部的手绘印花棉纺织品,使用纯天然颜料绘制而成,工艺繁杂,十分精美。卡拉姆卡里经常被加工成壁挂、服饰、床单、窗帘等,该项工艺传承着古老的纺织文化,是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    这是他第一次到中国,除了带来卡拉姆卡里,他还带来了闻名遐迩的印度香。“我知道泉州也因制香而出名,希望大家也能了解印度香。为此,我特别制作了中文标签与介绍册子,还根据中国人的用香习惯,给印度香插上了适合手拿的竹签。”
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,在他向记者展示的卡拉姆卡里作品中,记者看到了印度教神像毗湿奴的图案,当得知泉州发现的印度教石刻中也有毗湿奴神像时,他连连点头,十分高兴。

    金奈女艺术家Radha Srinivasagopalan带来的是手工红陶。在金奈所处的泰米尔纳德邦,这样的泥塑随处可见。艺术家说,手工红陶制品不光可以做艺术品,也被广泛用在生活当中,如盛放蜡烛的器皿、各种小瓮等。

    “马赛克之城”的千年工艺


约旦马赛克拼图(蔡紫旻 摄)

    约旦被称作“马赛克之城”。来自约旦的拉伊德·阿勒巴德利微笑地向记者介绍历史悠久的马赛克拼图工艺。

    马赛克拼图是当地的特产,有上千年历史。在约旦,马赛克图案出现在各种古老的建筑当中,成为墙壁、地板等处的装饰图。

    如今,当地有许多艺术家们依然传承这项古老的技艺。马赛克图案出现在各种小装饰品当中:摆在桌上的圆盘、挂在脖子上的项链……

    阿勒巴德利说,他在作品里使用了很多原始图案元素。这些图案最早出现在1600多年前,有传说故事、狩猎情节以及各种各样的水果、动物等。他还现场示范如何制作马赛克拼图——拼图的材料,由天然石材加工、染色,被做成尺寸不同的长条状,拼制时,根据需要裁成小块,用胶粘合,拼成各种装饰性图案。

    马车彩绘与木雕成收藏“心头好”


西西里手绘马车(蔡紫旻 摄)

    两位来自意大利的艺术家,分别带来西西里马车彩绘和雕刻工艺。历史上的西西里马车,兼具视觉美感和实用性。随艺术家来到泉州的翻译陈倩介绍,西西里马车曾经是当地的重要运输工具,人们将雕刻与彩绘工艺用于马车装饰,就连拉车的马,也会披挂上华丽的“衣服”。如今,西西里马车依然在当地重要节日中的发挥着作用。

    两位艺术家可谓大有来头。彩绘艺术家托马索·普罗旺扎诺的创作,深受当地民俗和马车彩绘装饰画启发,常以骑马骑士和步行骑士等为主题,富有表现力、色彩鲜艳。他的彩绘作品,被许多国际知名奢侈品品牌所采纳,用在包、衣服及艺术品上。雕刻艺术家弗朗切斯科·马里欧的雕刻作品,常以意大利神话传说作主题。他从10多岁起,就学习传统的手工雕刻技艺,作品是欧美许多国家艺术展的常客。

    带队的西西里金色平原协会主席阿达阿尔贝托·卡坦扎罗告诉记者,这次带着意大利的传统工艺来到泉州,他感到十分荣幸。“非遗展的一大主旨,就是展示传统与创新的融合,我希望中国与意大利在保护传统的基础上,通过非遗项目创造新的交流与合作。”

    如今,西西里马车彩绘和雕刻作品,成为许多艺术收藏家的“心头好”。马车的各个部件,都可能成为人们收藏的珍品,并被作为装饰品挂在家中。

    一己之力复兴的古老艺术

    土耳其彩瓷之美,常常让人爱不释手。彩瓷把土耳其红和钴蓝完美结合,显得华丽而神秘。

土耳其彩瓷(蔡紫旻 摄)

永春纸织画制作(陈英杰 摄)

    过去,陶瓷制作工艺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,从中国传入土耳其。土耳其工匠们在学习中国制瓷艺术的同时,把鲜艳的花卉、抽象的几何图案等融入陶瓷中,形成了更加符合土耳其人审美的图案,土耳其彩瓷也就此诞生。

    艺术家梅赫迈特·古尔逊在土耳其是知名人物。他复兴了“伊兹尼克陶瓷艺术”——这是一种在17世纪末近乎失传的古老艺术。而古尔逊是今天人们提到“伊兹尼克陶瓷艺术”时,首先想到的代表性艺术家,也是最为成功的艺术家。

    从事“伊兹尼克陶瓷艺术”43年,古尔逊让这项古老艺术重获生机。他重新发现失传已久的黏土混合物的颜色配方,作品屡获大奖。他一直致力于艺术教育,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了“活态传承人”奖项。

【编辑:蔡奇凡】